主要因為液流電池隨著混合儲能應用快速滲透,GGII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中國液流電池招投標項目中,全釩液流電池+磷酸鐵鋰電池(LFP)混合儲能項目佔比近六成,混合儲能項目可結合兩者優點,彌補單一儲能技術缺陷、提升系統效率。
從液流電池儲能裝機的技術路線來看,以全釩液流電池為主,佔比超8成,主要因全釩液流電池能量效率高(80%)、循環壽命長(20000次)、功率密度高,技術成熟度最高。
在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的當下,長時儲能對于增強儲電能力、保障電力系統調峰和安全穩定運行以及應對極端天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作為長時儲能技術路徑之一的液流電池未來發展前景廣闊,GGII預計隨著液流電池系統價格的不斷下降,2026年有望降至2元/Wh以內,這將進一步加速液流電池的商業化步伐。
2024年,儲能產業從高速發展進入到變局時期優發,是行業極度“內卷”的一年,但也是儲能行業破卷向新走向全球市場的一年。
2024年,儲能產業鏈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調整,電芯、系統等價格下滑依舊,從藍海走向紅海,產業內卷加劇,行業洗牌加速。無論是“老將”還是“新軍”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但相比諸多毛利率長期處于個位數的傳統行業,儲能行業尚處在發展初期晚上在車上吃我的葡萄,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趨勢,尤其是全球表前儲能市場潛力巨大。
巔峰氫儲並從全球儲能市場發展前景、中國儲能企業出海以及如何破除內卷等角度探討儲能產業的深度變化和應對策略。
從全球儲能市場發展來看,全球表前儲能市場依舊保持著較快的增速,中國、北美和歐洲這樣的傳統優勢市場以及澳大利亞、智利、中東以及印度等新興市場呈現出一齊發力的態勢。
GGII預計,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超250GWh,全球增速超30%。在這其中中國依舊是全球最大的表前儲能市場,歐洲因其較低的基數,增長速度預計將超過80%。
新興市場包括澳大利亞、智利、沙特、阿聯酋、印度等,其表前儲能市場雖然預計都不超過10GWh,但發展潛力巨大。
在巔峰看來,這就是中國儲能產業的機會所在。“中國儲能企業要向外‘卷’,積極出海去展現中國儲能產業的實力”。
就中國儲能產業和企業出海來看,巔峰氫儲認為,中國儲能企業出海成效顯著。GGII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儲能系統出海訂單僅為7GWh,而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就達到了12GWh,預計下半年出海訂單將達32GWh,全年合計44GWh,同比增長6倍。
GGII預計沙特、印度、加拿大等地未來五年儲能市場將迅速增長,未來將陸續有GWh級訂單釋放。中國儲能企業出海未來獲取大規模訂單將面臨當地生產壓力,或採用其他資源置換,資源置換將成為出海常態。
同時,儲能企業出海也將面臨著10-20年質保、本土產能制造、短名單限制、GWh級訂單採購談判和項目保函等情況的制約。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儲能企業需要在當地投資建廠優發,加大本土採購,幫助業主解決融資難題,並進一步向開發/EPC/運維環節延伸,通過技術授權合作或者技術轉讓等方式創新商業模式,提供租賃或者服務等來應對出海面臨的問題。
在巔峰看來,中國儲能企業出海目前正處于第一階段的產品出海和品牌出海以及第二階段的營銷出海、制造出海和研發出海。第三階段則是標準的出海,即標準的制定與生態建設。
在儲能電池端,GGII預計2024年儲能鋰電池全年出貨超320GWh,增速超50%,其中電力儲能領域出貨預計達283GWh,增長超過60%。
通過GGII全國巡回調研發現,國內電力儲能招標的門檻在不斷提升,業績、安全、性能和價格是源網側儲能招標四重門檻晚上在車上吃我的葡萄。同時現貨及租賃與預期偏差較大晚上在車上吃我的葡萄,項目盈利依舊困難,產品及運行存在電芯一致性差,衰減快、PCS的IGBT炸機,宕機頻繁、BMS的BMU停機、SOC測不準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儲能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根據中電聯相關數據2024H1電化學儲能電站停運中非計劃停運佔比近50%。
回歸到儲能產業的健康發展,巔峰認為晚上在車上吃我的葡萄,儲能行業從極速發展到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變局時期,如何破卷?答案就是“守正謀變 破卷圖強”。堅守正的技術、正的產品,守住、保持住新能源的正能量。卷技術,卷產品,卷性能,走向海外展現中國儲能產業的實力。
隨著“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量保持較快增速,電力系統對新型儲能等調節資源需求快速增加。其中,全釩液流電池儲能作為擁有長時、大規模、絕對安全等特征的“後起之秀”,得到業內普遍關注。但受認識、技術和成本等影響,釩電池產業似乎長期處于“不冷不熱”的窘境中。
近期,行業內捷報頻傳,一批大項目的公布為行業帶來曙光。釩電池產業是否已經走入發展“快車道”?
國家釩鈦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晚上在車上吃我的葡萄、釩鈦經濟研究院院長吉廣林。他認為,隨著技術進步效率提高和投資成本降低,釩電池的投資回報率很快將與目前的主流儲能技術路線相當,釩電池產業正進入規模化發展期。
今年以來,釩電池產業喜報頻傳,行業似乎正迎來“春天”。對此,吉廣林用一句話概括:“釩電池不缺大項目了,骨幹龍頭企業過去搶項目幹,現在開始選項目幹。”
首先,釩電池行業迎來了全國首個支持釩電池產業發展專項政策。今年5月8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促進釩電池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7年,四川釩電池儲能產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培育壯大3家以上創新能力突出、具有全國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建成一批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試點示範項目,實現釩電池產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這一政策具有首創性和更強的針對性,進一步優化了釩電池產業發展政策環境。
其次,項目數量增加、商業模式創新取得新進步。近期,僅新疆新增的釩電池項目就達2.8吉瓦時。11月,又傳來多個好消息。
據巔峰統計,截至2024年10月,釩電池新增規劃產能已超6吉瓦/年,新增規劃儲能項目約1500兆瓦/6000兆瓦時,預計2024年釩電池儲能新增並網規模將超過600兆瓦,顯示出強勁增長勢頭。
“從一定的週期看,很多釩電池的投資回報率與鋰電池已差別不大,比如德海艾科在江浙一帶工商業側的應用,回報率就相當可觀。”吉廣林解釋說,這主要得益于釩電池技術進步、數字賦能、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他特別提到大連融科、新興鑄管滄州全釩液流電池自動化生產線等,指出數字賦能對產業進步重要且必要。
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融資租賃模式在攀枝花項目中落地,實現了業務模式與商業模式的優化,進一步降低了整體投資成本,可增加釩電池儲能項目需求。吉廣林表示,釩電解液具有不消耗、殘值高、可循環利用等特點。在該模式下,初始投入降低,業主無需考慮釩價格高低,只需承擔首次投資和電解液定期租賃費用;電解液租賃方也有收益,從而達到“多贏”局面。
進一步表示,該項目破解了電解液作為金融資產的供應保障、質量保證、價值認定、交易流動、運營維護及回收利用等一系列問題,在搭建釩電解液供應鏈體系晚上在車上吃我的葡萄、產品交易平台、質量檢測和標準體系、釩制品收儲基金等體系,開展釩電解液融資租賃業務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具有破題意義。
最後,釩電池成本與釩價緊密相關,今年以來釩價走低,雖對釩企業的業績有一定負面影響,但有利于釩電池產業發展,從長遠來看有利于釩產業鏈供應鏈健康。巔峰表示:“從目前的政策、企業、技術發展水平和市場化程度來看,釩電池已經完全具備商業化條件,可以說已經走入規模化發展時期。”
目前,我國新型儲能發展呈現“多元化”趨勢。專家預測稱,釩電池憑借其獨有的優勢,將在未來的儲能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四川省介紹說,預計到2025年,釩電池在儲能領域滲透率有望達15%至20%,將在大規模長時儲能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釩電池的特性使其在一些應用場景具有不可替代性。”巔峰表示,如中國石油的首套自研全釩液流電池的成功應用,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這樣的應用場景將持續出現。
同時指出,雖勢頭迅猛,但從整個行業來看,盈利能力還需要提高。產業剛剛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因項目相對較少、產品迭代快、研發成本和運營成本高等原因,產業盈利水平有限,“前兩年還說得上是先進的產線,現在來看可能就顯得落後了”;另一方面,釩電池的產業鏈供應鏈和產業生態還在構建中,這些都影響了釩電池產業規模化、可持續化發展。
同時,這也意味著更大的發展空間。舉例說:“去某個釩電池企業調研,他們研發的隔膜成本較目前的可降低50%左右。”同時,電解液制備成本降低、智能制造和集成能力提高等,也對釩電池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起到重要促進作用。這些“面向未來”的突破與進步,正在有力地支撐釩電池產業發展。
在巔峰他看來,目前釩電池產業發展面臨最重要的難點是要提升政府、使用方和社會對釩電池儲能技術優勢和重要性的認識,盡快培育釩電池市場。“由于市場和產業發展還不夠成熟,釩電池的很多運行數據還處于‘不透明’狀態,業界難以‘看清’釩電池。”
對此,巔峰認為,“靠項目、靠數據和盈利能力說話”是產業崛起的根本。業內應由“多說少做”到“多做多說”“用數字說”,提升產業影響力晚上在車上吃我的葡萄,並把拓展應用場景作為重要任務,以應用帶動發展,倒逼技術和服務提升。他指出,隨著項目增多和不斷驗收並網,很多釩電池項目的運行數據將不斷走向公開、透明,釩電池將以新姿態迎接新機遇,實現更快和更大規模的發展。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與儲能技術的融合發展,相繼出台了《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旨在節能減排、促進液流電池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量的增長和電網對清潔能源接納能力的提升,全釩液流電池的市場需求持續增加。在政策的扶持下,眾多能源行業和化工行業的企業紛紛入局。
為進一步提高全釩液流電池在儲能市場中的佔比,未來要深化隔膜、電極和雙極板材料優發、核心部件電堆等方面的技術研發,提高電解液利用率。同時,要大力推進上下遊產業鏈的深度合作,確保原料供給和價格穩定,降低系統造價,提升市場競爭力。
全釩液流電池是一種新型電化學儲能技術,其正極和負極均採用循環流動的釩溶液作為介質,借助氧化還原反應實現電能的大規模儲存與釋放。
當前,主流的儲能技術,如抽水蓄能、鋰電池和鉛蓄電池等,已難以滿足新能源裝機量持續增長及應用場景日益多樣化所帶來的儲能需求。相比之下,削峰填谷和維護電網穩定能力更出色的高安全性全釩液流電池,在大規模長時儲能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發展歷程、全釩液流電池的概念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Marria Kacos教授于1985年提出。次年,他成功申請了全球首個全釩液流電池專利,並自建了一套能效超過72%的1千瓦試驗電堆,標志著這項技術開始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我國全釩液流電池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1995年,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率先建成1千瓦的全釩液流電池樣機優發。2006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10千瓦的全釩液流電池系統,使我國成為全球第4個掌握這項關鍵儲能技術的國家。2022年10月,全球首座百兆瓦級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在大連正式並網發電。目前,我國的全釩液流電池技術和產業在全球範圍內處于領先且佔據重要地位。
發展潛力、全釩液流電池研究與應用的持續升溫,充分彰顯了其相較于其他儲能技術的顯著優勢。其儲能介質為釩的無機鹽水溶液,使得電池在常溫常壓下運行,無起火爆炸危險;電池容量取決于釩電解液的容積與釩離子濃度,輸出功率取決于電堆規模。因此,可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和負載需求,靈活設計電池的功率與容量;充放電循環次數超2萬次,系統可穩定運行20年以上,使用壽命是鋰電池的2倍;通過調控電解液的容積和釩離子濃度,可輕鬆實現4至10小時的長時儲能;系統運行時無有毒副產物產生,對環境友好且安全性高。
資源稟賦、與鋰資源大量依賴進口不同,我國釩資源儲量和產量分別佔全球的39%和68%,全釩液流電池的原材料高度自給可控。盡管當前儲能市場仍以鋰電池為主,但全釩液流電池憑借高安全性、長壽命、長時存儲以及設計靈活性等優勢,更適合國內大規模儲能市場的需求。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其經濟性將持續提升,有望成為大規模長時儲能領域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之一。
【 2025 中國新能源電池行業開年首展】 2025 第 20 屆中國南京國際電池及儲能技術博覽會再相會南京,中國電池展作為 2025 年新能源電池行業開年首展,同時在黃金採購 4 月旺季,將會聚集多方資源為大家帶來一場顛覆式的行業盛會。 2025 中國電池展,展會在原有的鋰電池、新能源、儲能、電池設備、新能源裝備、正負極材料等基礎上, 2025 年圍繞新型固態電池、液流電池、長時儲能、鈉離子電池、聚合物電池等多領域拓展延伸,打造一場覆蓋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的行業頂級盛會。
重點展出產品有 PACK 、線束連接器、外殼、物流、五金制品、電芯貿易、 BMS (保護板)、充電器、儲能、激光、檢測設備、包裝、閥門、電線電纜、噴碼機、膠帶、導熱硅膠、換電櫃、傳感器、密封制品、淨化設備、散熱風扇、膠水、開關電源優發、石墨、保險絲、刀片、導軌絲桿、電池組、插頭、環氧板 / 絕緣材料、焊錫機、泡綿、鎳片、圍板箱、氧化鋯、振動設備、充電樁、消防、鎳帶、雲母、均衡儀、軟件推廣、散熱器、儀器儀表、冷水機、保溫材料、 EMS 、銅排折彎機、 PCB 、檢測認證、反應釜優發、絲網、接線端子、逆變器、電池軟管、過濾、密封膠、除濕機、散熱片、熱敏電阻、工業自動化、氣動配件、高低溫試驗箱、噸袋 等等,更多展品持續更新中 ......優發國際氣動閥門,氣動/電動調節閥,優發,